融商观点

  • 服务热线:010-65218649
  • 服务邮箱:zhongcairs@126.com
融商观察|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接下来该关注什么?
发表时间:2025-02-24     阅读次数:     字体:【

2 月 17 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于北京盛大召开。这场座谈会的规格极高,不仅最高领导层参会,参会的民营企业家皆是行业内的翘楚,他们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消费、新能源等不同领域,代表着民营企业的多元力量。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隔7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政策层做出了哪些重要指示?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启发?又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变革?本期融商观察,与各位分享这场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的重要信号。

图片3.png

一、政策信号:对民营企业一贯支持

  • 基本方针政策一以贯之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 总书记表示。

我国民营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而逐渐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始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图片4.png

早在2018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就表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年后,本次会议不仅重申了党和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将民营经济政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强调政策“一以贯之、不能变也不会变”。 
由此可见,这一表态为民营经济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未来一个阶段,政策对于民企“鼓励”的态度也将多于“规范”。

  • 民营经济行业前景向好

习近平指出,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会议从社会生产力跃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科技人才优势、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展开阐述,诸如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加上14亿多人口形成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些机遇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的城镇劳动就业。此外,民营企业数量在也飞速增长。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9月底,我国约有5554.23万家民营企业,近十年间增长超4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2%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民营经济还在持续做优做强,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优势形态。

  • 科技、消费领域将成主导赛道

对比2018年,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特点之一是“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民生消费仍是重要基石。从行业趋势来看,会议是在以 AI 为标志的智能化迅猛发展并将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势下召开的。

从时间节点来看,近期,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人工智能领域 DeepSeek大火、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直破百亿 ,现象级产品纷至沓来…… 我国民营经济在消费、科技领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文化自信、产业生态的探索也上升到了新高度。

从具体参会企业来看,2025年参会代表企业在科技和消费领域明显增加,科技行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如新能源(宁德时代、正泰)、汽车(华为、比亚迪、小米)、半导体(韦尔半导体)、机器人(宇树科技)、消费电子(华为、小米)、互联网(阿里)、人工智能(深度求索)等领域。

图片6.png

图|部分参会企业家列表(源自网络)

这不仅说明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大幅提升,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示中央高层对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此外,两次座谈会均有农业、网络安全相关公司参加,表明了粮食和信息安全仍是政策关注的关键领域。

  • 政策落实有了刚性要求:坚决执行、不打折扣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聚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如下:“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实际,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会议对推动以上政策落地提出了刚性要求,致力于以促进公平竞争、破除民企融资难、清偿民企欠款、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等方面为抓手,从而营造良好可持续的金融、立法和营商环境。

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启发

  • 宏观背景迎来“拐点”

目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上,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特朗普上台并加征关税落地,引起国际社会一系列重大变化,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 亟需政策引导。国内层面,中国经济在复杂局势中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和潜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发展;但民营企业也遇到了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转型升级压力增大,融资难、 融资贵等实际问题。

对此,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鼓励大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图片7.png

面对国内外发展新需要,中央及时召开座谈会,提振市场信心和未来预期,明确民营经济政策导向,听取真实呼声,加速出台有效的支持政策。此外,在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框架下,未来央国企和民营企业还有望相辅相成,民营企业重在前端创新和后端市场化应用,央国企提供基础设施和长钱长投等战略性支持。

  • 指明“高质量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民营企业需坚守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重视接班人培养,并强调诚信守法、履行社会责任。这些要求为民营企业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自主创新方面,总书记指出:“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会议首次提出了“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创新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可持续发展方面,强调企业治理现代化,包括接班人培养、生产要素管理机制完善等,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会议将“家国情怀”与“中国式现代化促进者”角色结合,要求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并首次明确民营企业需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作用。

  • 看准政策支持机遇

短期来看,民营经济相关部署后续有 3 大事件需特别关注:3月4日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近期应会加快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会后各地跟进召开民企座谈会。落地措施上,主要聚焦竞争性领域开放和民企资金流问题。座谈会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意味着前期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提速。预计 2025年对地方非税收入管理将有所加强,伴随新一轮化债资金到位,拖欠企业账款亦有望得到解决。政策法律出台方面,关注《民促法》落地,民营企业或将迎来估值重塑。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 A 股市场超 3000 亿元,其中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投资占比逐步提高,反映出了外资对中国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事实上,当前全球资产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热情,不仅是基于短期科技突破的事件性因素,更深层次上是对中国经济制度及国内民营企业发展潜力的重估。

图片8.png

三、中财融商观点

作为全国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领域的领军企业,中财融商深耕金融行业10年,目前在管基金超60支,累计管理规模近500亿元,并通过前瞻性视角和专业的投资能力,以资本之力带动了上百家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认为,本次座谈会将成为新一轮民企和科技乘风发展的起点,为国内民营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应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契机,加强自主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兼顾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和生态保护等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这场重磅会议也将利好资本市场。在当前民营企业带来科技新突破的背景下,再次召开座谈会,高层稳经济、稳市场主体的决心有目共睹。我们也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部署,持续关注后续金融、立法、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政策(如《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税收优惠等)落地进展,以资本之力挖掘和培育更多的“六小龙”和龙头企业,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贡献一份融商力量。

 
上一篇:融商观察|宏观经济研究之投供应链、投折扣业态的逻辑分享
下一篇:融商观察 | 两会点名、万亿蓝海,一文读懂低空经济产业布局